当前位置: 首页 > 发改工作 > 社会民生 > 省以工代赈办综合处

2024年全省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带动超26万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发布时间:2025-02-07
信息来源:省以工代赈办综合处
字体【
分享:

2024年,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着力创新机制、细化举措、提升质效,高标准实施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积极拓宽农村低收入群众和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渠道。全年共实施以工代赈各类项目3529个,累计吸纳26.2万名群众就业、同比增长83.9%,发放劳务报酬22.8亿元、同比增长89.3%,带动群众人均增收0.9万元,依托项目建设开展劳动技能培训25.5万人、同比增长105.1%,以工代赈政策稳定就业、增加收入、提升技能等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实施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吸纳5.8万名群众就业,发放劳务报酬3.57亿元、人均增收0.62万元,依托项目开展劳动技能培训5.59万人。

实施2024年度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297个,涉及21个市(州)、129个县(市、区),其中公益类项目183个、产业配套类项目114个,建设内容涵盖农村生活、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及农牧产业、乡村文旅产业、林草产业等基础设施,累计吸纳5.8万名群众就业,同比增长42.8%;已发放劳务报酬3.57亿元,同比增长41.0%;劳动技能培训5.59万人,同比增长34.7%。据测算,每500万元中省以工代赈专项投资直接带动214名群众就业。

图1 参与专项投资项目务工群众身份属性情况

图2 参与专项投资项目务工群众年龄分布情况

二、在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10.62万名群众就业,发放劳务报酬6.86亿元、人均增收0.65万元,依托项目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0万人。

2024年实施2596个“农推项目”(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涉及21个市(州)、162个县(市、区),建设内容涵盖中小型农村生产生活、交通、水利、文旅和林草等五大领域,累计吸纳10.62万名群众就业,同比增长125.1%;已发放劳务报酬6.86亿元,同比增长118.3%;劳动技能培训10万人,同比增长159.5%。

图3 近年来“农推项目”实施情况 

图4 2024年度各领域“农推项目”实施情况

三、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吸纳9.74万名群众就业,发放劳务报酬12.37亿元、人均增收1.27万元,依托项目开展劳动技能培训9.88万人。

2024年实施636个“重推项目”(实施以工代赈的重点工程项目),涉及21个市(州)、157个县(市、区),建设内容涵盖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灾后恢复重建等七大领域,累计吸纳9.74万名群众就业,同比增长78.8%;已发放劳务报酬12.37亿元,同比增长94.2%;劳动技能培训9.88万人,同比增长123.6%。

图5 近年来“重推项目”实施情况

图6 2024年度各领域“重推项目”实施情况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全力推动以工代赈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政策功能作用,多渠道开发挖掘就业岗位,吸纳更多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