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探索推进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政务服务,通过增强多端服务效能、打造智慧热线平台、拓宽电子证照应用场景,逐步构建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企业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一、主要做法
(一)增强多端服务效能,激发协同新活力。一是构建智慧政务中台,赋能服务管理数字化。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发智慧政务中台,向上获取全省一体化平台事项、办事指南、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等基础支撑能力,横向归集宜宾市公积金、教育、燃气等自建系统能力。建设综合窗口辅助接件、AI预审服务、数字化填单样表等系统,打造智能服务、数字化管理政务中心,实现智能预填、智能预审、综合受理等资源。二是整合移动服务资源,实现同源发布全上架。持续优化“天府通办”分站点,整合全市各类移动服务资源,推出人社服务、供水服务、公积金服务等9类主题服务,通过四川省多端管理平台申请高频省级“掌上办”应用下沉天府通办APP宜宾分站点,持续接入各级相关部门高频服务应用,完成i宜宾、宜宾人社、宜办事等APP相关政务服务应用全量上架天府通办APP宜宾分站点,实现同源发布。三是强化移动端建设,打造便捷高效服务圈。持续加强天府通办移动端建设,实现11个县(区)级移动端分站点全面上线,有效提高“天府通办”宜宾分站点服务供给能力,推动政务服务从网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打造全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自助终端实现社会保障卡状态查询、不动产登记查询等206个事项“就近办”。
(二)打造智慧热线平台,重塑客服新生态。一是构建联动机制,深化网络理政协同。建立“接诉即办”和跨区域跨层级联动机制。印发实施《宜宾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政务服务窗口联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方案》等方案,与泸州市、自贡市、内江市共同签订《川南四市共同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体化建设框架协议》,建立并推行网络理政联席会议、抽查回访、督查督办、三级调度等机制。二是推进信息赋能,智能解答实时问题。打造集智能IVR语音服务、智能坐席、智能回访、智能质检等功能为一体的12345热线系统。通过智能IVR语音服务,实现智能机器人实时解答高频咨询类问题,做到常规问题秒回秒答,助力政务服务热线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变。三是定期通报进展,高效处理民众诉求。定期通报12345政务便民热线运行情况,共印发周报34期、月报10期、热点专报15期、行政效能专报8期、谏言专报1期、协调函7期、督办函10期、重点问题通报1期、领导包案工作函15期。累计受理群众、企业诉求82.7万件,办结82.3万件,办结率99.52%,总体满意率99.09%。
(三)拓宽证照应用场景,引领政务新篇章。一是汇聚电子证照数据,确保实时更新。加快推动电子证照汇聚,印发《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关于加快推动电子证照应用相关工作的函》,公布25个部门160类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清单,在国垂、自建、省一体化平台电子证照系统同步生成电子证照,保障新增电子证照的实时性。二是强化证照基础配置,实现免提交。在事项管理系统中,将省级部门已完成数据治理的营业执照、结婚证等20类电子证照,通过反馈证照真伪情况、获取电子证照数据、下载电子证照文件等方式,将事项申请材料中的证照材料配置为免提交。三是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助力业务办理。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指导企业群众通过天府通办、交管12123、电子社保卡等渠道申领电子证照。依托省一体化平台,积极推广电子证照共享和亮证,目前,已实现4877项相关政务服务事项的证照材料共享应用。
二、取得成效
2025年,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通过构建智慧政务中台、整合移动服务资源和强化移动端建设,实现了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和便捷化,智慧政务中台已入驻56项服务能力、131个资源,汇聚300多万条数据资源,并推动“天府通办”宜宾分站点实现100%同源发布,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206个事项实现“就近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