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工作交流

德阳市发展改革委探索“数字赋能”模式畅通招标投标救济渠道

发布时间:2025-08-26
信息来源:营商环境优化处
字体【
分享:

德阳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探索数字赋能模式,依托互联网+监管技术,搭建了高效、透明、便捷的工程建设项目在线投诉系统,实现了异议投诉的线上受理、智能分办、全程留痕和数据分析,有效提升了投诉处理效率,保障了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一、主要做法

(一)搭建数字化投诉处理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依托电子招投标系统,开发工程建设项目在线投诉系统,切实整合了投诉受理、审核、调查、反馈等功能,实现招标投标异议投诉一网通办。招标投标活动参与主体可通过系统在线提交异议投诉材料,系统自动生成电子回执,避免再次到场领取受理回执,确保投诉电子存档、全程可追溯,投诉资料现场补交率减少90%以上。系统根据投诉内容自动识别涉及的单位和事项,并分派至相关监管部门,同步发送短信提示,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分办效率,案件平均流转时间从3日压缩至1小时内。

(二)建立智能分析机制,提升投诉处理精准度。切实开发大数据筛查比对功能,投诉系统与电子招标平台互联对接,实现招标投标数据库信息互用,自动比对投诉内容与招投标文件、评标记录等,快速识别异常情况。同时,设置职能预警功能,对高频投诉主体、重复投诉事项进行智能分析,识别潜在恶意投诉或围标串标行为,辅助监管部门精准执法,切实提升投诉处理预判知晓,有效降低调查核实成本。

(三)优化协同监管机制,提高投诉处理效率。建立健全发改、住建、交通、水利等多部门协同机制,投诉事项涉及多个监管领域的,系统根据现场监管情况,自动推送至牵头部门处理,相关责任部门配合办理。系统设置投诉处理时限提醒功能,对即将超期未处理的投诉事项自动预警,确保投诉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同时,投诉人可实时查看处理进度,并通过系统补充材料或提出异议,减少信息不对称。

(四)建立信用惩戒机制,规范投诉行为。探索建立招标投标信用记录机制,创新智能分办+联合审查+信用约束三维治理机制,对恶意投诉、虚假投诉的主体自动进行信用记录,并纳入投诉灰名单数据库,在招投标活动中予以重点关注。对多次违规投诉的企业或个人,进行系统初审和部门联合会审,列入异常投诉关注名单,提高其投诉审核标准,减少无效投诉,切实提升投诉处理时效,有效保障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实施。

二、取得成效

工程建设项目在线投诉系统运行以来,德阳市招标投标领域异议投诉受理时间由原来的2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受理时效提升50%,投诉处理满意度达到100%。通过投诉数据分析帮助监管部门发现2起围标串标线索并依法查处,切实维护了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