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省农产品成本调查 > 农产品成本调查

宜宾翠屏:以农为本 甜橙种出“甜日子”

发布时间:2024-10-25
信息来源:省成本调查监审局
字体【
分享:

彭思能在甜橙地开展工作

“这段时间关键是做好柑橘树管护,秋季管护好,等到冬天来了橙子长能得才更好哟!”近日,胡坝村的柑橘种植户彭思能正带领村民开展秋季柑橘管护作业。

胡坝村位于翠屏区宋家镇,因胡姓家族曾聚集于此而得名,村域面积4.02平方公里。过去,因区位优势不佳、基础设施缺乏等原因,胡坝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0.46万元,这也使得胡坝村在2014年被识别为省定贫困村。

为破解胡坝村产业发展难和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近年来,在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宋家镇胡坝村立足本地土地资源,积极“开荒地”“辟良田”,推广柑橘种植,并聘请农技专家对种植户进行专业指导,嫁接出甜橙品牌“宋家一号”,为胡坝村甜橙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需要好的“规划设计”,也需要“乡村致富带头人”作引领。在镇、村两委的带动支持下,种植户彭思能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从柑橘产业“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2018年,在宋家镇政府推荐下,他欣然接受参与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以农产品成本调查为抓手,做好农产品成本台账和测算,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变成了“管理能手”。

彭思能说:“我家的柑橘地从最初的3亩发展到如今30亩,每年能为我带来15万左右的收入!”刚开始种植时,彭思能的甜橙种植账是一本“糊涂账”,参加农产品成本调查后,彭思能对甜橙种植投入和产出有了更多了解,测算出甜橙种植效益较高的结果。因此,彭思能心中对扩大甜橙的种植生产有了底气,动员其他农户一起加入甜橙种植,“通过参与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我们种植户与政府各部门的沟通更加通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和关心,干劲更足了。”

在他的带动下,周边50多户村民加入种植柑橘,实现增收致富。

为巩固产业发展成功,胡坝村通过修建产业路、开办农民夜校等方式,为该村柑橘种植打开了一条“致富通道”。村民们纷纷表示,新路畅通后,每年挂果时,消费者可以直接上门采摘。大家开玩笑说道,“喜欢宋家柑橘的客户越来越多,大家的烦恼也从‘愁柑橘不好卖’变为‘愁柑橘不够卖’。”

基础牢、产品好、模式可推广……从胡坝村到毗卢村,宋家镇推广柑橘发展经验,打响了“宋家柑橘”品牌,也让胡坝闯出了一条从贫困到小康的致富之路。如今的胡坝,更多村民回村种起了“宋家一号”,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幸福胡坝”成了胡坝村的响亮口号。

同时,为实现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翠屏区发展改革局聚焦宋家镇产业发展,充分运用农本调查信息,对农业生产资料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将分析数据、农业政策、市场信息等反馈给农户并指导农户开展生产经营,联合农业农村局加强农技服务,助力农户优化种植结构和种植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宋家镇柑橘种植面积12630亩;柑橘产量6750吨,同比增长2.3 %;实现产值2025万元,同比增长2.2%。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农为本’,立足宋家本地柑橘产业,以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为渠道,加强与种植户的沟通联系,增强服务意识,与时俱进发展好本地柑橘产业。”翠屏区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借力农本信息调查优势,进一步优化柑橘种植结构,让宋家甜橙为村民生活带来更多“甜日子”。

(来源:四川新闻网,2024年9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