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本调查监审

四川盐类行业2020年度成本抽样调查

发布时间:2021-07-29
信息来源:
字体【
分享:

产能过剩效益下滑 盐业发展亟待转型

——四川盐类行业2020年度成本抽样调查

经对全省3家重点盐类生产企业2020年度生产经营抽样调查分析,行业制造成本不断上涨,利润空间继续缩减,经营效益持续下滑。

一、2020年行业基本情况

(一)制造成本不断上涨。因疫情原因大宗商品价格普涨,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动力成本等不同程度增加,盐类行业制造成本持续上升。食用盐单位制造成本348.13/吨,同比上升1.54%;工业盐单位制造成本237.82/吨,同比上升5.38%

1  2019年—2020年食用盐及工业盐成本价格变化

数据来源:四川省成本调查监审局

(二)经营效益持续下滑。盐业体制改革后,盐业企业为抢占市场,低价竞争导致食盐批发价格下降和销售费用增长。工业盐下游化工企业受市场调整、环保制约等影响,市场出现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下跌。2020年,食用盐和工业盐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594.88/吨和253.79/吨,同比分别降低4.10%3.26%。盐类行业呈现量增价跌、产大于销的态势,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亏损。

/home/user/Desktop/重要商品调查/0--2020年报【钢材+盐】/2-盐/2--盐/盐业年达产率.png盐业年达产率

2  2018年—2020年盐业及盐类产品年达产率

数据来源:四川省成本调查监审局

二、存在问题

(一)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盐业体制改革后,盐业企业未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近3年来盐类产品达产率不足70%,产能利用率低,人员、资产等生产要素效应发挥不充分,资产闲置率较高。盐企应对省外产品冲击和市场需求侧结构变化等能力较弱,产业集中度较低,市场化条件下的经济主体活力没有充分体现。

(二)产品结构有待调整。目前,盐类市场供给趋于饱和,产品结构呈多元化发展,市场消费结构正逐步发生变化。而盐类行业产品研发投入较少,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程度较高。产学研融合程度不高,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较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动力不足。

(三)成本管控压力较大。煤炭、包装物等原材料价格受全球通胀影响持续上涨,环保投入、企业用工、企业用资等方面成本居高不下,小、弱、散等盐业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省内盐业企业间在单位原材料、单位财务费用等方面经营成本差异较大,部分企业持续亏损。

三、工作建议

(一)优化产业布局。合理引导产能低、效益差、竞争力弱的企业兼并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造。统筹资源、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盐业体制改革,转变经营思维,创新经营模式。瞄准市场需求侧结构变化,提高市场开拓能力。

(二)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创新盐类产品研发投入模式,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开发适应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产品。延伸下游产业链结构,开发康养、保健、治疗等功能性产品。

(三)加强内部成本管控。建立完善企业目标责任制和内控制度,发展节能降耗新技术,加快装备升级,引进先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