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服务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实施,成都市积极构建涉外法律服务体系,聚焦整合全球法律服务资源,加快打造集法律理论研究、信息交流、服务互通、融资融智的法律服务“窗口”。
一、深化政策扶持,激发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活力
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率先在中西部地区针对涉外法律服务保障实施“3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计划到2020年,基本完善成都涉外法律服务体制机制,培育100名以上涉外法律服务领军人才和100名以上涉外法律服务后备人才,建立一支通晓国际规则、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建设50家以上规模大、实力强、服务水平高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为建设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提供法律服务。
二、深化平台建设,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力
2017年4月,挂牌成立“一带一路”法律联盟服务中心,引进国浩、大成、德恒、泰和泰、盈科等22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建立法律联盟“企业流动服务站”;7月,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合作峰会,来自19个国家的34家律师事务所共同签署成立了“一带一路”全球法律服务协作体,并将协作体秘书处及常设机构办公地点设在成都;11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中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四川分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四川自贸试验区仲裁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调解中心在成都揭牌。2018年9月,与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合作在蓉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西南)中心和“一带一路”外国法查明(西南)中心;11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在蓉设立“成都国际仲裁中心”。2019年6月,四川“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共享平台(“丝法通”)上线运行。
涉外法律服务平台的建设,增强了成都对涉外优秀法律人才和律师事务所的集聚力,截至2019年底,成都共有执业律师15549名、律师总人数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791家律师事务所,规模化水平全国领先。在蓉律师事务所及其分支机构、合作机构,广泛分布于世界75个国家、170多个城市,基本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其中,经《钱伯斯》《ALB》等国际顶级商务评级机构推荐的中国顶级律师事务所已有28家落户成都,并培育了泰和泰、明炬两家总部在蓉的全球知名品牌律所。
三、深化交流合作,扩大四川涉外法律服务影响力
先后成功举办“全国律协涉外律师领军人才成都年会暨中国·四川‘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论坛”“首届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法律论坛”“成都国际投资法律服务论坛”等多场交流合作论坛。举行了首批成都律师涉外法律服务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颁证仪式,并发布《成都涉外法律服务指南》。全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在蓉发布《成都宣言》。系列论坛的举办,充分展示了成都涉外法律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的姿态,以及律师队伍服务大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全方位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下一步,将围绕完善“一带一路”全球法律服务协作体、建立健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争取中外律所联营与互派试点示范等方面,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法治保障工作,着力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