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网站支持ipv6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借以工代赈平台 搭建百姓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3-04-28
    信息来源:省以工代赈综合处
    字体【
    分享:

                  ——南部县四龙乡黑龙观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成效显著

      南部县四龙乡黑龙观村是一个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滞后的贫困山村。为改变落后的现状,2011年该村纳入省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规划并启动实施,新建村道公路6公里,山坪塘1口,蓄水池6口,排洪渠道0.37公里。南部县以以工代赈示范村建设为平台,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抢抓机遇,科学管理,创新机制,整合各方资源,狠抓特色产业,确保示范村受益百姓致富增收。项目建设使黑龙观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人居环境得到提升,人均收入得到提高,到处呈现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条条乡村水泥道路纵横交错,幢幢川北民居井然有序,层层梯田泛绿,片片果园飘香。

    南部县四龙乡黑龙观示范村现状


      一、高度重视,科学管理,全力抓好项目实施

      以工代赈工程涉及农田水利,乡村道路,人畜饮水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是一项政策性较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以工代赈项目效益,南部县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黑龙观示范村项目工作,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项目建设上,严格按照项目批复和国家以工代赈政策,基本建设程序要求,规范管理,科学施工,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在资金使用上,按照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坚持“项目随着规划走,资金随着项目走”的原则,对以工代赈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专户专账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二、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充分发挥集聚效应

      坚持“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南部县全力整合各方资金、资源,做大做强示范村建设。国土部门负责居民点的场地平整、土地整治,林业部门负责绿化,交通部门负责道路修建,水利部门维修水利设施,城建部门负责贫困农户的移民搬迁。通过近两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共新建村道公路10公里,社道公路8公里,便民路15公里,村、社、户道路网络全部形成。整治山坪塘6口,整治维修渠道4公里,新建蓄水池18口,调整田型700余亩。装备新农机93台(套),建成户用沼气池200口,新建居民集中点1个,移民搬迁安置贫困农户40余户。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昔日偏僻荒凉的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因地制宜,产业配套,全力促进农户增收

      让老百姓致富增收,选好项目、调整产业结构是关键。南部县将产业发展列为该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强力推进示范村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置换”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招引龙头企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种植大户带动农民发展。一是稳定发展传统产业。全村全面启动圈舍改造,引进良种公猪20头、良种母猪100头,建设生猪改良中心,创新“合作建圈、集中饲养”养殖模式,开办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班,新改建圈舍300余户,建生猪改良专业场站1个,年出栏生猪1000头。二是开辟新的增收产业。招引业主与农户合作发展优质水果,实现示范村产业长短互补。2012年,黑龙观示范村规模发展“脆香甜柚 中药材”基地1000亩,引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元安药业、飞龙果业等8家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生产、收购。实现了社社有致富项目、户户有增收来源,全村年人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