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省发展改革委立足早安排、早研究、早部署,召开全省投资工作座谈会,传达国家发展改革委补短板稳投资工作南方地区现场会议精神,部署落实《四川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分析当前投资运行情况,安排下一步重点工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徐立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陶剑锋主持会议;21个市(州)发改委分管负责同志,委机关、能源局相关处(室)同志参加会议。
徐立副主任指出,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要求,上下协同抓好十二项重点工作。要抓紧推进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督促抓紧推进一季度新开工项目尽早开工,同时持续推动在建项目施工,加快项目开工建设进度。要认真做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贯彻落实工作,抓好地方专项债券项目安排、补短板重大项目清单提供、加强项目储备等各项工作,精准聚焦重点领域短板,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形成有效投资。要加快推进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使用,真正发挥预算内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做实做细绩效管理各项工作。要健全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协调机制,协同做好加强项目储备、前期工作、资金落实、项目建设、防范化解风险等各项工作。要切实加强补短板重大项目储备,按近期、中期、长期三类,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并建立重大项目储备情况通报制度。要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和开工建设,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做好向金融机构提供项目清单工作,引导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有关情况要及时汇总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要积极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工作,加强发展改革、财政部门间的沟通衔接,提出专项债券项目安排意见,重点用于在建项目和补短板重大项目,及时上报本地区当年专项债券项目安排情况。要大力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积极为民间投资服好务,让民间投资项目敢投资、能落地,建立健全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工作机制、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要继续规范有序推广PPP模式,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要持续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及时对接《政府投资条例》,要加强配套法治建设,切实提高投资管理法制化水平。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徐立副主任强调,从今年开局情况看,投资增长态势不容乐观、形势严峻,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发展改革部门要充分发挥在研究重大政策、推动重大战略、落实重大项目等方面的作用,紧扣“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瞄准全省投资增长10%的年度目标,聚力破解“资金”“要素”等难题,扎实推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实施,充分发挥好投资的压舱石作用。徐立副主任要求,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具体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推进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协调机制,债券项目安排协调机制,银政企对接机制,重点领域补短板项目台账调度机制,协同推进相关工作。二是要全面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和新项目开工,进一步加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省重点项目、PPP项目、年度实施项目等方面储备,形成滚动接续态势;要组织开展好全省第一季度、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通过有效方式,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三是要加强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管理,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转下达和项目实施,坚持对中央预算内投资执行情况按月调度,制定完善“1+4”省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四是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全面落实“民营经济20条”,建立健全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工作机制,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规范有序推进PPP模式,鼓励通过民间资本有效参与、继续推广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五是持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按国家统一部署,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动投资项目综合性咨询和工程全过程咨询改革。六是加强投资运行监测预测,围绕投资预期目标按月监测、分析投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研判投资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注重挖掘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