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2020年工作方案》(川办发〔2020〕20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全面部署和推动2020年度补短板各项工作。
一、出台背景和起草过程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补齐我省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短板,特别是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和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省委、省政府要求深入推进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制定2020年度补短板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24个省级有关部门(单位)研究起草,经省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审议,3月6日报请省政府领导审定印发。
二、主要内容
《工作方案》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工作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六稳”特别是稳投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要求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完成202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重要支撑。
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聚焦开放大通道建设、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开放大平台建设、脱贫攻坚工程建设、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国家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工程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9大补短板重点领域,分别明确了重点任务,提出了年度的投资目标、重大项目、重大工程。
第三部分为政策措施。《工作方案》提出了分类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开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促进民间投资、加强重大项目储备以及加强要素保障等5方面的具体措施,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补短板稳投资工作。
三、主要特点
《工作方案》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具有目标实、项目实、措施实的特点。
一是目标实。坚持目标导向,《工作方案》对9大补短板重点领域都分别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2020年要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900亿元、民生和社会事业投资6000亿元、能源投资1450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400亿元,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万亿元以上,6月30日前完成所有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建设等。
二是项目实。坚持工作任务项目化,《工作方案》对需要完成的目标都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聚焦《工作方案》,提出247个补短板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62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44个、年度计划投资2257亿元,产业及创新平台项目46个、年度计划投资865亿元,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34个、年度计划投资263亿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23个、年度计划投资239亿元。
三是措施实。对于在疫情下切实有效补短板稳投资,《工作方案》针对性提出了政策措施。抓住省重点项目“牛鼻子”,逐一制定复工方案,6月底前能开工的,可以预支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急需开工的疾控、民生等项目土地价款可以延期缴纳。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作用,6月底前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将基本下达完毕,优先投向防疫所需项目和企业。加强要素保障方面,将扩大有效信贷支持,探索下放建设用地审批权限等,近期还将召开加强金融服务推动全省重点项目复工开工建设融资对接暨辅导培训电视电话会议。同时,还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加强重大项目储备,继续促进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