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无障碍 繁体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改工作 / 区域经济 / 区域规划与政策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宜宾三江新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川发改地区〔2020〕114号)
发布日期:2020-03-10 信息来源:地区经济处 浏览量: 字体: 分享到:

宜宾市人民政府:

《宜宾三江新区总体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请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宜宾三江新区的批复》(川府函〔202032号)精神和《宜宾三江新区总体方案》要求,依法依规组织编制宜宾三江新区发展规划,报我委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审查后由你市印发实施。

附件:宜宾三江新区总体方案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38


附件

宜宾三江新区总体方案

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省经济副中心,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宜宾三江新区,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规划建设三江新区,打造高能级开发开放平台,对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联动推进国家战略实施,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二)有利于依托区域内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和省级经开区、高新区等开发开放平台,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推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三)有利于发挥综合交通优势,打造全省南向开放桥头堡,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参与中国东盟框架合作、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中巴等国际经济走廊建设,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扩大开放合作。

(四)有利于增强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能力和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协作能力,加快构筑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带动川南城市群崛起,培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新支撑。

二、规划范围及基础条件

宜宾三江新区规划范围包括临港经开区(白沙湾街道、沙坪街道、双城街道)、翠屏区宋家镇和南溪区罗龙街道局部、江南镇局部的6个街镇,面积约389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22.58万人。

规划建设宜宾三江新区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

(一)区位优势明显。规划区域地处川渝滇黔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条件得天独厚,聚集辐射效应明显。

(二)交通条件优越。规划区域处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铁路枢纽、全国区域流通节点城市的核心区域,铁公水空立体交通体系配套,规划建设有4条高速铁路7条普速铁路、12条高速公路,已建成五粮液机场、四川最大内河综合枢纽港宜宾港。

(三)产业基础坚实。规划区域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中兴、康佳等106家智能终端企业、奇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车智轨产业园投产运行,引进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极米智能光电产业园、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川南分院等重大行业标杆产业项目,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

(四)科教资源丰富。大学城、科创城加快建设,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大学18所、落户10所,在校大学生5.7万人,全市留学生人数由零突破到50余个国家700余人。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同济大学汽车研究院等9所产业技术研究院及邓中翰院士工作站已正式运行,产、教、城融合发展态势明显,高等教育各项指标位于全省前列、川南第一,获批全国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

(五)平台载体支撑有力。拥有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和省级经开区、高新区,以及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家临时开放口岸、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宜宾协同改革先行区等开发开放平台,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国际茶业年会和中国国际竹产业发展峰会暨竹产品交易会等重大展会平台,是川南地区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

(六)综合承载能力较强。规划区域是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资源和环境条件较好,开发潜力较大,要素保障有力,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公共服务能力较强,具备支撑人口集聚和产业集群的良好外部条件。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管理,大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着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推动优势产业集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成生态宜居、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幸福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区,为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提供新支撑

(二)发展定位

——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突出显山露水、山水相融的城市特色,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严格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强长江岸线资源保护,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环境。

——创新型现代产业集聚区。坚持高端产业引领带动,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重大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示范区。深入拓展大学城、科创城建设,加快集聚优质科教资源,围绕名优白酒、智能终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行业,组建产教联盟、搭建平台载体、培育示范企业,推进学教研产城一体发展,打造长江国际科教创新城,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

——四川南向开放合作先行区。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推进与钦州、防城港等江铁海联运,推动宜宾西昌大理瑞丽铁路建设,促进高端资源要素流动,着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建设长江上游国家重要开放口岸,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造全省南向开放桥头堡。

(三)发展目标

2025年,显山露水、山水相融的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全面提升,形成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600亿元、常住人口突破55万人。

2035年,学教研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基本建成,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作用充分彰显,全面建成生态宜居、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幸福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200亿元、常住人口突破80万人。

(四)空间布局

根据区域自然特点、土地利用现状和产业发展定位,以宜宾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前提,构建两区一廊一新城的空间布局。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为契机,依托大学城、科创城,打造科教产业示范园,从白沙湾街道沿东北方向往双城街道拓展,重点布局研发设计、科技服务、总部金融、会议会展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罗龙街道、宋家镇为主布局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沙坪街道为主布局智能制造、汽车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发挥铁路、港口江铁联运优势,推动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长江绿色生态走廊。重点沿长江打造生态廊道,合理布局生态岸线、景观岸线、生活岸线;以观斗山龙头山老君山马家山和城市绿地为主构建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公园城市绿心;以黄沙河、白沙堰支流及玉石洞水库、两汊河水库等为支撑,构建生态水系。

——滨江山水新城。以白沙湾街道、沙坪街道、江南镇的城市功能区和龙头山森林公园、马家山天然森林、长江绿色生态走廊为主体,突出显山露水、山水相融的山水城市特色,分块建设望山见水、绿色生态的滨江山水新城。

四、主要任务

(一)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区域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机制、成本分担机制和重大项目协作机制。促进新区与周边城市、周边区域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作共兴、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方面协同联动,促进市场统一开放、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为经济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二)探索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大力发展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积极探索以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引领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

(三)探索产教城融合发展新模式。坚持产城融合、产教一体,充分发挥城市承载、行业聚合、企业主体作用,以大学城、科创城建设为重点,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推进教育与生产、企业与学校精准对接。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通过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战略性技术储备,提升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推动学科链向价值链转化,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四)探索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举措。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对接国际通行经贸规则,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发挥综合保税区、临时开放口岸、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等开放平台优势,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园区,着力培育开放型企业,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五、组织实施

(一)创新管理机制。实行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套班子的管理构架。整合宜宾国家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市产业平台管理机构,按照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设立三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宜宾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翠屏区白沙湾街道、沙坪街道、双城街道、宋家镇和南溪区罗龙街道、江南镇由三江新区托管,地区生产总值和税收等指标分别归属翠屏区、南溪区统计。

(二)落实主体责任。宜宾市是三江新区规划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方式,认真做好总体规划编制,在资金安排、用地计划、人才保障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加大支持力度,统筹规划实施,确保三江新区建设发展顺利推进。

(三)强化指导支持。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三江新区建设发展的指导,在规划编制、政策措施、项目布局、体制创新、对外开放、用地保障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排行

相关推荐

回到
顶部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