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一带一路 / 四川动态 |
发布日期: |
信息来源: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办公室综合处(四川省攀西地区资源开发办公室综合处、区域开放处) | 浏览量: | 字体: | ![]() |
![]() | 分享到: |
铁路多式联运“一单制”金融创新试点被国务院列入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在全国推广运用。中俄国际铁路联运“一单制”金融结算融资规则试点纳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一、创新背景
中欧班列历经7年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战略通道,但全社会物流成本高、中小企业融资难、多式联运效率低、铁路服务手段少等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因缺乏抵押资产、信用基础和信息不对称,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问题突出,制约生产及贸易发展。二是因铁路运单非物权凭证,与海运提单作为物权凭证可转让可融资相比,铁路运输客户难以获得相应结算融资支持,制约铁路运输上量。三是因单证、标准等不统一,公铁空水多式联运体系发展慢、环节多、效率低,制约社会物流降本增效。由此,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走出了铁路运单金融化创新探索之路。
二、主要做法
铁路运单分为铁路货物运单和国际铁路联运运单,为探索基于国联运单项下的国际信用证结算服务,2018年8月,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与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合作,联合设计了基于国联运单的《国际信用证“一单制”交易模式试点规则流程》(国际版“铁银通”),以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进口至成都的木材作为商品媒介,由工业木材出口有限公司作为出口商,四川省多式联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进口商,成都锦江支行作为开证行,中国银行莫斯科分行作为通知行,开展了国联运单全球首单“国际信用证+人民币结算”的货物贸易金融化创新试点。
三、实践成效
(一)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铁路运输具备庞大的物联网,对运输货物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管卡控。通过“铁银通”产品可以为资金周转困难、但信誉良好的企业客户提供多式联运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新的贸易结算、融资工具。四川省多式联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试点进口企业,获得中国银行1亿元专项授信额度。
(二)为客户提供物流增值服务,实现铁路增运增收。铁路运单作为信用证项下的跟单凭证,打破了铁路运输与金融服务的壁垒,铁路与银行结合创新产品和衍生服务,实现以控货权为基础向物权凭证属性演进,对拓展市场意义重大。
(三)提高整体防范能力,实现共赢局面。铁路运单质押将运单作为唯一交付凭证,使“交款赎单”控制环节有了实操意义,促进信用证等多种贸易结算方式的发展,为铁路运输、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在市场、信息、业务等多维度创新合作共赢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