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17 |
来源: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办公室综合处(四川省攀西地区资源开发办公室综合处) |
12月13日至14日,第八届生态补偿国际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亚洲开发银行、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等单位指导和协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副司长王心同、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局长AmyLeung、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何军、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长金、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建军出席会议并作开幕致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进展”“跨界流域管理与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与减贫的协同效应”“生态综合补偿与私营部门的作用”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生态环境厅、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分别交流介绍了四川省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与展望、成都市生态补偿的创新与实践。
王心同在开幕式致辞和闭幕式总结讲话时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建立起了覆盖范围广、补偿类型全、投入力度大、受益人口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补偿制度,对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面临着补偿方式还比较单一,市场化、多元化补偿的规模还比较小,生态保护者和生态受益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形成,生态补偿法制化建设滞后等困难和挑战。他强调,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生态保护补偿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补偿实践创新,积极推进生态综合补偿试点;进一步推进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吸引企业和社会参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统计监测体系,逐步实现生态保护补偿可监测可评估。
邓长金在致辞中指出,四川始终把生态保护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作为、创新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意见,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开展生态保护补偿实践,目前全省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基本实现全覆盖,跨区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加快推进,符合四川省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他强调,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充分借鉴运用国际国内先进理论和实践成果,加强与社会各界交流合作,深入开展生态补偿创新实践,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生态财富向经济财富、社会财富转变,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不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努力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上发挥示范作用。
此次会议是继第二届生态补偿国际研讨会在雅安召开后再次在四川举办,共有来自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机构、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业及国际组织等300多名正式代表参会。我省有关省直部门和各市(州)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参加会议。